12.12.2010

日本設計師簡介及相關資料 – 柳 宗理

柳 宗理



(やなぎ そうり、Sori Yanagi、1915年(大正4年)6月29日 - )は日本のプロダクトデザイナー。ユニークな形態と意外な実用性を兼ね備えた作品が多く、代表作に「バタフライ・スツール」がある。実父は柳宗悦、祖父は柳楢悦。
本名、柳 宗理(やなぎ むねみち)。

1915年東京都原宿に父・柳宗悦と母・兼子の長男として生まれる。次男に美術史家・柳宗玄、三男に園芸研究家・柳宗民がいる。
1934年東京美術学校洋画科入学。バウハウスにいた水谷武彦の講義でル・コルビュジェの存在を知り、デザインに関心を持つようになった。
1940年東京美術学校洋画科卒。商工省の水谷良一に誘われ、日本輸出工芸連合会の嘱託となり、当時輸出工芸指導官として来日していたシャルロット・ペリアンの日本視察に同行。日本各地の伝統工芸に触れる。
1942年、坂倉準三建築事務所の研究員となる。

1943年に太平洋戦争の下、坂倉が設計を進めていた日本文化会館の手伝いのために、研究員の身分のまま陸軍の報道班員として南方戦線の激戦の地フィリピンへ渡る。
1946年に復員し、敗戦後は工業デザインの研究に着手する。松村硬質陶器シリーズのデザインをするも終戦直後の物資不足の中、焼成の燃料持参でなければ窯業所は生産を行わない為、海中に沈没した軍の徴用船から石炭を運びだし焼成にこぎつけた。1950年、柳宗理デザイン研究所を開設。

1952年に第1回新日本工業デザインコンクールに出品し第1席「レコードプレイヤー」(日本コロムビア製作)、2席を併せて入選。この賞金で財団法人柳工業デザイン研究会を設立する。この頃、日本工業デザイン協会創設に参加した。

1955年、金沢美術工芸大学産業美術学科教授に就任。

1957年第11回ミラノ・トリエンナーレに招待出品し、「バタフライ・スツール」及び「白磁土瓶」が金賞受賞。その後デザイナーとして国際的に活動。

1977年日本民芸協会会長に就任、翌年には日本民芸館館長に。

1980年イタリア在住のデザイナーでさえも推挙がなければ困難とされる「ミラノ市近代美術館」でデザイナー初の個展を開いた。

1981年に紫綬褒章。

2002年に文化功労者。
工業デザインの他に玩具のデザイン、オブジェなども手がける。金沢美術工芸大学客員教授。

---------------------------------------------------------------------------------------------------------

 



 

1915年生於日本,工業設計師.其作品尤其以獨特的形態和出乎意料的實用性相結合而著稱,代表作「Butterfly Stool」(蝴蝶椅).父柳宗悦、祖父柳楢悦。

 



 



 



 

1915年生於東京都原宿,為長子,家中次子是美術史學家柳宗玄,三子是園藝研究家柳宗民.

1934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專業.因為聽到 曾在包豪斯的水谷武彦先生關於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講義,從而開始自己的設計事業.

1940年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專業畢業.受到商工省的水谷良一邀請,受托於日本輸出工藝聯合會,陪同當時輸出工藝指導Charlotte Perriand一同在日本考察.從而接觸到日本各地的傳統工藝.

1942年成為坂倉準三建築事務所的研究員.

1943年在太平洋戰爭的背景下,坂倉(可能是指事務所)將設計事務進展為幫助日本文化會館的原因,其下研究員的身份作為陸軍的報道班員,向南方戰爭前線的菲律賓過渡.
於1946年復原,戰敗後著手開始研究工業設計.戰後,松村硬質陶器的設計因為戰後物資不足,缺乏燒制燃料而無法進行生產,(運輸煤炭的軍方征用船在海中成沒).1950年,開設柳宗理設計研究所.

1952年在第一界新日本工業設計大賽中「レコードプレイヤーrecord player」(老式唱片機)獲得第一,(由日本コロムビア株式會社NIPPON COLUMBIA CO., LTD.制造),入選兩個獎項.利用這筆獎金,柳宗理設立了自己的 財団法人工業設計研究會.在此期間,加入創建了日本工業設計協會.

1955年,被任命為金澤美術工藝大學產業美術學教授.

1957年在第十一屆ミラノ・トリエンナーレ(Triennale di Milano米蘭三年展)中發布作品,「「Butterfly Stool」(蝴蝶椅)及「白磁土瓶」獲得金獎.之後成為世界聞名的設計師.

1977年擔任日本民藝協會會長,次年擔任日本民藝館館長.

1980年在意大利設計師們的協助下,在米蘭現代美術館首次舉行了柳宗理的個人展.

1981年獲得紫綬褒章。

2002年獲得文化功労者稱號。

現自主設計領域還包括玩具設計,日用品設計等等.金澤美術工藝大學客座教授.

 



 



 
Elephant Stool
エレファントスツール
 

其他作品:



 



 



 



 


 

---------------------------------------------------------------------------------------------------------

以下轉自王受之老師博客,一篇關於柳宗理作品的文章

好多年前,我还在写《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时候,就注意到日本战后出产的一把很特殊的凳子。那个凳子叫做“蝴蝶凳”,英语翻译为butterfly stool,两片弯曲定型的纤维板,通过一个轴心,反向而对称地连接在一起,连接处在座位下用螺丝和铜棒固定。这种造型很像是一只蝴蝶的正在扇动的一对翅膀,这张凳子因而就取名叫蝴蝶凳了。1957年蝴蝶凳在米兰设计三年大赛上获得著名的“金罗盘”奖(compaso d’Oro),是日本工业产品设计最早在国际设计界崭露头角。这个凳子的造型,敏感的人可以感觉到来自日本传统建筑的构造,从早期“神道教”的拱门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渊源,把传统和现代化的技术结合得如此精妙,实在令人叹服。

 



 

柳宗理的作品很多,比如他在1957年米兰设计大展中展出的白瓷茶壶、不锈钢水壶,或者很现代的电唱机、缝纫机,到汽车设计,所有的设计,都体现了融合日本传统手工艺的特征。他擅长用现代技术、现代材料作为手段,创造出具有日本感觉、日本风格的现代产品来,因此被国际设计界普遍视为日本工业产品设计的开创人之一。
日本的现代设计严格来讲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才真正开始的,战前虽然有少数人在做探索,但是总体来看,成为规模,成为行业,是在战后。从那时开始到现在,整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本已经成为世界设计重镇,日本设计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论是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或是时装设计、建筑设计,一直到动漫画、电玩设计,都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近,东京国立现代美术馆连续举办日本设计大师的个展,就是为了让人们有机会回顾一下过去这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设计走过的历程。
“柳宗理——生活中的设计展”是2007年1月份在东京现代艺术馆二楼第四号展馆开幕的,展出了这位大师多少年来设计的各种产品,从蝴蝶凳,到白瓷茶壶,到最早在日本第一届工业设计展览上展出的电唱机(1952年),家具、缝纫机、汽车、和建筑物(例如行人过街天桥)等。给观众一个全面了解柳宗理及其设计的机会。展期中还有几场专题讲座,分别请了日本传统工艺的研究人员诸山正则、木田拓也、著名工业设计家深泽直人和烹饪设计家(日本叫做料理设计师)掘井和子来主讲有关柳宗理设计的主题。因为美国这边正在上课,走不开,我没有能够去现场参观和听课,很有点可惜。后来有日本学生给我带来了展览的资料和相关书籍,看到在他的设计中,生活、美学,结合得如此和谐,传统、现代,衔接得天衣无缝,毫无突兀的感觉。这一点,我们中国的设计师还在努力探索之中。而在日本,那么多年以前就已经达到这样炉火纯青的地步。柳宗理的设计,对年轻得中国设计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大概因为自己是做设计史论研究的,因此对这类回顾展、或是出版的回忆录总是很感兴趣。东京国立现代美术馆的举办的系列展览中,还有好几个日本设计奠基人的展览,比如渡边力(Watanabe Riki)、山口勇(Isamu Noguchi,是日裔美国设计师)、森正洋等等。
有机会去日本,应该好好去看看的。日本现代设计比中国起步早,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少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可惜现在我们年轻的设计师中,知道柳宗理的恐怕已不太多了。
蝴蝶凳迄今依然是很让我心仪的一个设计,那么简单,那么复杂,那么出世,又那么情色浓郁,一把简单的小凳子,能够做出这么复杂的感觉来,真是内功了得啊!

2010年11月5日,于洛杉矶

---------------------------------------------------------------------------------------------------------

以上資料均來自網絡,主要引自於wiki.jp
日語全部有本人自行翻譯,有誤請指教.
相關柳 宗理 的中文權威介紹可查看<設計大師の對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